一、基础理论
综合分析能力,是结构化面试中最重要的一种题型,由综合和分析两个部分组成。综合指的是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指的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一)题型特点
综合分析就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把事物视为多层次、多方面、多阶段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对各部分和各要素进行周密的分析,把有内在联系的要素归结起来,从整体上真正认识客观事物。
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
(1)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很多时候需要考生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对策、做出决策,既要能够化解矛盾又要能解决深层次的问题,要能一击即中,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时候就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2)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即考生思维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3)考查考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准基层工作人员将来所要承担的是管理国家事务的重任,因此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命题方向
①、社会热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生、环保、就业……)
②、不回避问题
③、不回避争议
④、不出政治敏感问题(外交部等特殊岗位除外)
(三)题型分类
(1)现象类:将社会上某个现象作为题目背景,问你对此的看法;相比观点类的综合分析,现象类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多为近些年社会热点,需要考生根据现象类的性质去答题。
【真题1】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很多虚假信息,请问你有什么看法?
【真题2】谈你对“孝道”和“广告逼婚”的看法。
【真题3】国家提倡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随手拍”的情况,将身边看到的不好行为发放到网上,有人说这是侵犯隐私的行为,你如何看?
(2)观点类:对名言警句、社会流行语、俗语、谚语等的理解;观点类的出题,有时会与自我认知结合一起,有时出两个看似相矛盾的观点;很多考生觉得观点类比现象类难,是因为观点类有时需要琢磨文字以外的含义,其次是一些文言文、古语,最基本的词义都不知道,还怎么去琢磨文字以外的含义呢。
【真题1】性格决定成败,有人觉得要表现,有人觉得要内敛,你怎么看?
【真题2】有人说,远行不要背负太多,不然会艰难前行。你怎么看?
【真题3】有人先策划后行动,有人先行动后策划,对此你怎么看?
二、测评要素
综合分析题的测评要素是考查考生能否对问题的本质做出明确、全面、透彻的分析判断。对事物既能从宏观方面总体考虑,又能从微观方面考虑其各个构成部分,同时注意整体部分之间及各个部分之间内在的有机的联系。
一般定义:
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概括出一般特征;分析则是在头脑中将组成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或者按要素逐一说明其内在本质的过程。
操作定义:
1.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
2.能从微观方面对其各个组成部分予以考虑
3.能注重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
最终解释权归易桂教育所有
网站备案:桂ICP备16003988号